2009-05-17

【影評】色戒-溫情主義詮釋下的冷清



  對於色戒,我認為改編電影跟原著向來會有不同,所以不適合一併比較。


  閱讀最棒的地方就是因為想像,每個人在書中領略到會因個人背景而有極大的不同,而電影是寫實的呈現,場景、角色都是那麼明晃晃的呈現在那裡,失去了想像的空間,自然就會有落差,我想這也是喜歡小說的讀者向來會對改編電影失望的原因吧。


  但如果是先看了電影再回頭去看小說的人,或許也會失望也不一定,畢竟所謂失望就是希望沒有得到滿足。


  色戒這部片我也同樣看過小說和電影,我的感受是,這其實是兩部完全不同著重點的作品。


  我也十分喜愛張愛玲的作品,她向來對於女性心理和人性的描述十分細膩敏銳,甚至可以說是犀利了。

  小說版的色戒重心放在王佳芝以一個女性立場面對這一連串男性權威下的心境轉折,小說版的她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這一連串活動下的一個犧牲品,從中衍伸出了不甘心和懷疑,我反而覺得小說版的她對先生其實是沒有太多愛戀的,她在思考的是自己在整件事中的定位。

  而反觀電影版的色戒,其實帶有李安導演極大的色彩,這是因為創作者的不同。

  李安拍片向來具有較重的溫情主義,也因此他抵銷掉張愛玲原著中較為犀利敏銳的部份,將影片的重心放在王佳芝和易先生在這種相互不信任下的情感轉折,只是呈現方式因媒體的大幅渲染下被誇大呈現,而導致很多人只關注到那個部份。
  我和朋友討論過那幾場床戲的呈現,我不否認那幾場床戲對於這部片極為重要,甚至可以說是轉折的關鍵。

  李安和張愛玲有個共同點是他的細膩,其實仔細去看並剖析背後兩位男女主角的心境,就會發現那幾場床戲中細微的不同。

  從一開始因為懷疑王佳芝是間諜,不屑下的粗暴蠻橫,到後面彷彿在對峙掙扎般相互佔有,那種雙方都因為不知不覺付出了情感的不甘心在那幾場床戲中呈現無遺。
  對於男性表達愛情的方式,或許那才是最直接也最赤裸無法掩飾的。
  而電影版的王佳芝對於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可以從她的眼神中清楚的看見,從一開始戒慎恐懼,到最後珠寶店中明知道會付出極大後果也想保全對方的那抹眼神,我真的覺得詮釋的非常好。

  她的愛情在很早的時候,從她犧牲了初夜的時候,就已經走向了易先生。

  那場她對向組織剖析自己內心的告白其實是非常真切的,她想說的是,她已經無法設下防線阻止先生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親密接觸中深入她的內心,她其實已經在暗示,她無法再背負這個間諜的身分,相對於組織對她的利用、同學對她的不設想,她更能清楚明白易先生對她的關切和感情,正因為如此,她的心才無法阻止自己叛變。
  而組織的長官何嘗又不是因為了解這一點,才會說了接下來的那句話。

  王佳芝對先生不是在演戲,所以才能如此真實,真實到讓先生相信她。
  王佳芝在電影中的愛戀轉折是隱晦的,而先生對她的感情反而是躍於檯面上的,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得知自己好不容易相信的王佳芝仍是逆黨,會對他有如此大打擊的原因。
  要打從內心去信任另外一個人,對先生而言有多困難,又是多大的付出,是值得去深思的。

  與其面對那個軟弱在愛情下不理性的自己,判了王佳芝死刑或許是唯一保存這段愛情美好記憶的方式,縱使他知道自己會一輩子後悔遺憾。
  我想這是先生的想法,也是張愛玲在原著中用簡潔的文字沒有細述的另一層面。
  其實電影改編分為兩種,一種是極為忠於原著,像是哈利波特,那是十分困難的;另一種則是摘取原著中的某種意象或精神去放大延伸出新的作品,我想色戒顯然屬於後者。

  我喜歡張愛玲筆下人性的冷清,但我也喜歡李安作品中的溫情,在這樣的反差之下,其實兩部都是極為優秀的作品,都值得去細細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